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,努力培养造就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”“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。”经贸学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,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统筹学校发展建设与安全稳定、疫情防控,持续深化“一一七” 重点建设任务,全体教职员工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践中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书写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攻坚克难,牢牢守住校园疫情防控底线。学校党委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不畏艰险、尽锐出战,全力守护学校师生的健康安全。2022年,共有319人次党员教师迅速从“三尺讲台”集结到“抗疫一线”,精准执行各项防疫措施,完成了线上线下教学自如切换,切实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和心理疏导,并将服务保障、校园安全等全面落实到位,学校党员干部用高高飘扬的党旗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,牢牢守住了校园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底线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。
立德树人,全面构建“七位一体”大思政工作格局。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全面构建了思政课程、课程思政、学管思政、活动思政、网络思政、服务思政、全员思政“七位一体”大思政工作格局,积极推进“领航工程”建设,党委书记讲授五四精神、抗疫精神和冬奥精神,班子成员讲授党的历史和新时代奋斗故事,引领青年学生坚定历史自信。组织思政课集体备课,第一时间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理念、新论断融入到思政教学中,打造了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》6节市级思政示范课堂。注重思政课程与各类实践活动相互融合,在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,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。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,与天津市职工宣传教育文化中心合作,邀请全国劳动模范走进校园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。
蓄势赋能,努力争创全国优质中职学校。依托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项目建设65个任务点,积极打造“党建+优质专业”“党建+实践技能”品牌。2022年,学校承办了4个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(中职组)赛项,组织了33个代表队参加全市22个赛项的比拼,获20个市级奖项,其中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代表队还获得了全国三等奖的优异成绩。在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鲁班工坊建设成果展上,向世界展示了中餐魅力,多家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建设成效,让党旗在培养大国工匠的一线高高飘扬。
凝心聚力,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。学校党委突出政治首关,建立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机制,推荐1名青年干部入库集团1123工程,2名青年干部参加集团青马班学习;将3名青年干部援派到新疆等艰苦的环境中锻炼,坚持在实践锻炼中发现和培养人才;暑期组织170名青年教师参加素质拓展训练,并邀请专家为青年干部进行专题培训,增进教职工间的合作协同意识,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。积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,学校党委评选表彰先进148人次,为学校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。同时,积极凝聚党外知识分子力量,70名党员联谊交友108位非党教师,经常性进行政策学习、谈心谈话,在增进共识的基础上,形成和谐的干事氛围。
2023年,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不忘立德树人初心,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深化推进学校“一一七”重点建设任务,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,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!